渠道“逼近”消费者 预制菜又行了?

预制菜越发逼近消费者。

随着消费升级以及懒人经济、宅经济的崛起,预制菜加速渗透进消费者的生活中,过去只能在超市或是线上直播间买到的预制菜,现在逐渐深入到上班族经过的每一个角落。

其中,以全家、罗森为代表的的便利店加速入局预制菜领域,在上海地区增设预制菜冷柜区,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成本。而在北京,预制菜已经逼近到上班族必经的地铁站中,以智能取货柜的方式,伫立在北京国贸、十里河等地铁站。与此同时,同样作为前沿阵地,预制菜的冷藏柜出现在深圳湖贝等地铁站。


(资料图片)

在疫情期间,预制菜成功由B端挤进C端,市场规模快速扩大,如今预制菜的赛道越发拥挤。数据显示,全国约有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,而盒马、美团买菜、叮咚买菜等线上生鲜渠道也提出加码预制菜。

在此背景下,预制菜有望挤进日常中最容易见到的商品行列,预制菜将拥有更多可能性。

预制菜的可能性

尽管消费者对于预制菜的行业与相关概念较为陌生,但实际上却已经和预制菜打交道多年。在商超冷柜中摆放的速冻食品本质上也是预制菜的一种,买回家后,用锅蒸一下或是直接用微波炉加热就能直接食用。不过过去的预制菜,品类相对单一,也不够日常,而让人难以意识到,速冻食品也是预制菜的一种。

如今,预制菜正在不断扩展菜系品类,从大众餐饮向地方特色饮食扩展。值得关注的是,预制菜受地方政府的重视,不少地方政府联合当地美食协会,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产业体系。其中,叮咚买菜年夜饭预制菜相关菜品销量增长500%。一些有家乡特色的“八大碗”系列,上线仅半个月销量即突破10万份。在众多预制菜产品研发思路中,通过地方菜系研发创新产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。

与此同时,水产预制菜市场也在快速崛起中。在消费升级的总趋势下,居民的饮食需求向高品质发展,新鲜、健康、高品质的水产海鲜食材越来越受欢迎。《2023-2024年中国水产行业现状及消费趋势洞察报告》77.7%消费者会购买水产类预制菜,其中,购买较多的类型为鱼类和虾类,分别占比62.9%、61.6%,水产汤料类、贝类、蟹类预制菜也较受消费者欢迎。

事实上,预制菜的品类扩展方向仍有待探索,其中预制菜与营养学结合的方向也值得关注。预制菜目前存在的争议在于“风味”以及“健康”两个层面。除了快速建立标准,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管之外,预制菜还能够结合营养学,推出主打健康属性的产品,比如针对健康饮食市场推出符合地中海饮食法的预制菜产品……

切入产业链

预制菜市场的扩大,受益者不仅仅是零售终端的企业,而是一整条涵盖工艺设计、加工生产、保鲜仓储、冷链物流等多个环节的产业链。对于期望入局预制菜产业的家电企业来说,可以从多个方向切入。

在场景化以及智能家居的整体趋势下,家电企业可以通过与预制菜企业合作,开启现代厨房的后服务时代。通过智能冰箱或是其他家电对家庭饮食情况的观察与记录,联合后方供应商,为家庭提供及时的预制菜配送服务,完成向服务供应商的模式转变。

此外,家电企业还能从更贴近自身优势的机械、制冷等领域切入预制菜市场。以格力的预制菜生产智能工厂为例,加工制造设备包括从宰杀、分割、切形、去皮、腌制、清洗、骨肉分离和烹饪每个环节;冷冻冷藏设备包括热氟融霜制冷机组、光伏变频制冷机组、电动冷藏车等;物流运输则包括从封箱、码垛、称重到托盘立体库和料箱立体库。据了解,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研制开发预制菜相关产品,比如预制菜相关的冰箱或微波炉。

家电网主编李韬认为,预制菜市场具有不小的潜力和想象空间。从家庭结构的变化来看,一孩家庭的增加以及单身人群的扩大,导致小型家庭数量攀升,为预制菜提供广阔的用户基础。与此同时,预制菜繁琐的洗菜、切菜、烹饪、调味等环节,直接加热便能让人们享受丰盛的美食。既有仪式感又不麻烦,成为了众多消费者选购的主要原因。不过目前,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信任度仍然偏低,预制菜在口味和健康方面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。在监管落地后,预制菜的市场表现值得期待。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世界热讯:节约有度、奖励有心:实现员工梦想的200元计划!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热门推荐